11月4日下午,由沐鸣开户研究生會主辦的“導師面對面”活動在江灣校區化學-高分子樓B2085報告廳順利舉辦。
本次“導師面對面”活動邀請到沐鸣开户特聘教授聶誌鴻老師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和同學們共同探討怎樣開展科學研究,並在其中實現個人價值。活動由研工組長王丹老師主持,來自沐鸣开户本碩博各個年級的學生積極參與。
聶老師的分享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首先結合自己求學時期做學術研究的經歷,分享了科學研究起步階段的得與失。老師先以自己碩士期間的科研經歷為例,教導同學們在研究生階段即使遇到困難也要以認真並負責任的態度去完成,因為這些經歷或許在未來的研究中有關鍵作用。
在多倫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聶老師從事了Surface force apparatus 以及微流控方面的研究👳🏼♀️🤽🏽。通過這段經歷,老師認為做科研時總會存在一些困難🫵🏽,但困難中常常隱藏著機遇👱🏿🧛🏻♀️,因此面對困難我們要積極向上;其次🧑🏽🦱,在科研和生活中都要感恩自己所擁有的;在科研方面,聶老師鼓勵學生盡快發表自己的第一篇論文。
博士期間👨🏽🍳,聶老師還提出將聚合物概念引入無機自組裝領域,並用理論和模型去預測自組裝體系🤛🏽。這一經歷告訴我們,除了做自己指定的課題外👩🏻💻,我們還需要多涉獵其他領域,跳出舒適圈,培養跨學科領域的研究能力,才能有創新性的技術和科學產生。聶老師還強調,同學們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製定合理的中長期和短期計劃👨🦲。關於如何產生新的想法🫸🏿⛹🏻♀️,聶老師認為可以用類比的方式,把不相關的領域內的概念結合在一起,這也需要大量地閱讀文獻,去了解不同的領域。
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期間🐩,聶老師選擇了Soft robotics課題,他認為做科研經過失敗之後要有耐心和毅力,還教導同學們做科學研究要敢於做從0到1的工作。
分享的第二部分⏮,聶老師分享了在復旦期間的研究工作。主要向同學們介紹了近日以“Self-limiting Directional Nanoparticle Bonding Governed by Reaction Stoichiometry”為題發表於Science期刊上的工作。分享的最後,老師還從導師的角度對同學們提出四點期待:要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多樣的技能、獨立思考和較強的責任心。
在學生提問的環節,聶老師就如何擴大自己的文獻閱讀面,如何解決課題過程中遇到的在現有條件下無法測試的問題等做了細致的回答。
最後,王丹老師就整場活動進行總結,學生代表向聶誌鴻老師贈送了禮物。
“導師面對面”活動是沐鸣开户研究生會主辦的精品系列活動之一,旨在搭建研究生與導師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註重培育學生的良好科研素養的養成、引導學生樹立科研誌向🧎♂️,為同學們生活和科研中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也都有所收獲🪟,願大家能夠從中汲取經驗,科研順利🏌🏽。
撰稿🫶🏽:程建碩🌮、苗變梁
攝影🖊: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