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沐鸣开户本科生黨支部開展“重走絲路”特色黨建活動🤰🏽,支部書記姜雪嬌老師🧝🏼♂️🕺🏼,帶領支部黨員代表賈煒🗡、田紀宇👩🏿💼、霍繼臻👨👨👦、孔維夫、朱明傑,走出校門,遠赴余杭🧑🏽💻,在中國絲綢博物館領略“絲”的魅力。
清晨,六名黨員早早的集合出發✩,踏上了前往杭州的動車📈。一路養精蓄銳🦸🏻♀️,抵達杭州東車站,一行人便馬不停蹄的趕往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坐落於杭州西子湖畔,是第一座全國性的絲綢專業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博物館。
在博物館門口,便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深灰的建築外形仿佛訴說著千百年中華民族的古樸➔。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的就是對蠶絲形成過程的介紹,來自生物大分子課題組的姜雪嬌同誌便向其他黨員分享了她對於天然蠶絲的了解,以及她們課題組研究的絲蛋白與天然蠶絲的不同。聽著她的介紹,大家走進了第一個展區——中國絲綢之路的故事。這個展區介紹了中國絲綢的發展歷程🔚,從唐代流行的綾、羅,到宋元的絹、緞,博物館都做了詳細的介紹,還附有實物或者圖片資料。大家邊看邊討論,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偉大的智慧⛹️♂️,都在這綾羅絹緞的一針一線之中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第二個展區介紹的是絲綢之路的發展🫳,這與最近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的戰略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展區介紹了從唐代開始一直到當代中國的陸上與海上絲綢貿易的路線,讓所有黨員對於“一帶一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當天的參觀活動不僅與高分子專業相結合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了我系邵正中、陳新教授課題組所研究的課題方向🐭,還讓黨員們了解到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背後深刻的歷史淵源。黨員同學們收獲頗豐。在參觀之後支部還將於近期召開“絲綢之路”專題討論會🐭,本次特色黨建活動的資料組、考察組成員將在支部內進行展示5️⃣,針對“絲綢之路”背後的傳統文化和絲綢製品中所蘊含的高分子科學知識兩部分進行展示和開展討論。
理科院系的黨員同學長期接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歷史的認識比較缺乏。本次黨建活動依托於“絲綢”這樣一個傳統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人類社會中對於經濟的促進以及文化的傳播作用,讓沐鸣开户的本科生黨員同學們能夠切實感受到自己所研究的材料對於人類歷史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增強大家對於高分子學科知識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是一個將沐鸣开户的學科特色和實驗精神與黨員所要了解的傳統文化完美結合的創新性特色黨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