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由沐鸣开户研究生團學聯主辦的第六期“導師面對面”活動在躍進樓308會議室順利舉行,主題為“導師眼中的好學生——關於師生關系的探討”,特邀周平教授🦎、盧紅斌教授與研究生對話,來自各年級的研究生踴躍報名參加,活動由系黨委副書記包涵老師主持➿。
兩位老師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各自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周老師侃侃而談,談到自己在國內取得碩士學位後出國攻讀博士,求學的歷程不僅是知識、技術的提升,更是怎樣承受壓力和考驗的訓練🪣。盧老師則談到年輕時的夢想與理想驅動著自己的成長,他覺得做科研一定要專註,雖然有時會走彎路🧘🏻♀️🍮,但是我們要在一步步的探索中享受過程,做個有理想,有夢想的人,人生才會充滿希望與樂趣。
對於導師眼中的好學生具備什麽條件🧛🏽,兩位老師均表示只要學生勤奮,善於思考,肯花時間努力,這樣的學生就是好學生📘。針對有些學生做實驗不積極💼,對科研興趣不大的情況,周老師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指導方法:“吃虧就是賺”🦽。怎麽理解呢🦵🏽?作為學生🤨🧑⚖️,應該認識到現在不管導師讓你做什麽,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到了,就是賺到了💁♀️,應該在讀書這個階段多學習多做事,這在以後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對於博士生,要給自己樹立“舍我其誰”的目標,能獨當一面🐓,平時的訓練就是為未來奠定基礎📸。要多做🌩,敢做,做事吃虧了將來就少犯錯誤,將來少走彎路🚓。盧老師接著周老師的話語👌🏽,用自己課題組的學生舉例🛖,談到有一名學生從大二起就進入課題組,目前已經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即將要出國繼續讀博的碩士三年級學生了。這位學生非常勤奮,對於導師布置的審稿、帶後輩學生的任務👡,他都能一絲不苟地完成。也正是由於他的勤奮,造就了現在的他。所以同學們平時少點抱怨👷🏿,把所走的彎路當成是對自己的訓練,目光放得長遠些,相信在以後所付出的努力終有回報🏒。
包涵老師聽了兩位嘉賓老師的發言,心有感觸🩵,向同學們講起自己的經歷。她認為“只有好學生才會遇到好導師,也只有好導師才會遇到好學生”。讀書期間👭🏻,包老師和她的一位師姐曾是導師最驕傲的兩位學生。目前師姐已經功成名就🐔,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做教授,而自己在復旦的學生工作也做得很出色,受到國家級、市級的多次表彰。當時導師非常理解學生的心態與處境,支持學生的工作。今天包老師和師姐所取得的成功,很大部分收益於自己的導師😟。
針對有同學提出,在平時的科研過程中,導師往往很忙,那麽學生有疑惑是應該多和師兄師姐溝通,還是應該多和導師溝通🏃?周老師果斷指出♗,導師解答學生的疑惑也屬於自己的本職工作👞,有問題一定是第一時間和導師溝通🏊♀️。只有導師更能把握全局,對學生的課題也更了解,而其他人的指導往往會產生誤導。盧老師同意周老師觀點👨🦯➡️,他認為不只是在學校,學生和導師之間要保持順暢的溝通。學生進入社會後,也要和上級、同事保持良好的溝通,有問題及時解決。
雖然在活動一開始學生都比較拘謹,但是經過老師們的鼓勵,很多學生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令許多同學茅塞頓開✋🏻,受益匪淺🧃。活動很快就接近尾聲,兩位老師講得意猶未盡🐻❄️。包老師鼓勵大家以後多多參與“導師面對面”🧈💁,把自己的意見或建議借助活動平臺轉達🚝,深化“導師面對面”的最大意義🫰🏼。
(撰稿: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