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於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地在2015年科技活動周期間開展公眾開放活動的通知》(國科基函[2015]4號),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等19個部門共同主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主題為“創新創業,科技惠民”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周👩🏽⚖️👩💼。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積極響應🤹♂️👫🏻,於5月16日至24日同期舉辦群眾性科技活動周,實驗室的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開展專題科普活動🤵🏼,並定5月20號為特別開放日🧝🏿。
在特別開放日,由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長江特聘教授彭慧勝為前來參觀的沐鸣娱乐附屬中學的學生作了題為“高分子―創造美好生活”的科普報告。彭老師從“高分子研究什麽”、“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切入🧑🏻🎄,通過圖文並茂👨🏻🦯🧑🏽🔬、生動有趣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展示了高分子的歷史和未來⚜️,以及高分子材料在眾多領域的應用,如世界能源、可穿戴設備🧘🏼♂️、重大疾病治療、會變色的智能衣服、太空電梯等等饒有趣味的進展概況🩰。彭老師還暢談了一些個人感想,敘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和“快樂地學習”心得,大師級科學家除了具有科學精神之外,還得擁有人文情懷🧔;科學研究也需要童心、健康體魄、品味美好的心情🏄🏼♀️、開闊的心胸以及點燃他人希望的良好精神特質。彭老師的報告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激發了同學們探索科學的興趣🎤,精彩之語也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沐鸣娱乐附屬中學的同學們還參觀了實驗室的建設展示廳以及共享儀器平臺。同學們興致盎然、踴躍提問,實驗室的老師仔細講解🦀、耐心解答❄️。
開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公眾開放活動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開放活動🧔🏿♂️,青少年受到了科技普及的教育,開闊了社會視野,增長了科學知識,樹立了創新思維,感受到了科學精神和科技魅力。同時𓀓,向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也是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應盡的教育義務和服務社會的責任👩🏽🍼。
彭慧勝老師作科普報告
同學們參觀實驗室的大型儀器設備以及展示廳
實驗室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