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致力於推動解決化學科學的世界問題😜,促進化學更好服務於人類的發展。IUPAC成立於1919年,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化學組織。自2000年開始設立國際青年化學家獎(IUPAC-Solvay International Award for Young Chemists)🤜🏽,每年評選一次,旨在對上一年度全世界範圍內最優秀的化學博士學位論文進行獎勵🈶,以鼓勵這些正處事業起步階段的優秀青年化學家。每年僅有4-5名正式獲獎者,另有5-6人獲得提名獎👩🦼➡️。
2019年3月19日🐧,IUPAC通告了2019年度獲獎情況,本次共有5名獲獎者,沐鸣开户彭慧勝課題組2018屆博士張曄以其博士學位論文“高性能纖維狀鋰離子電池”獲此殊榮🐕🦺。
a, 纖維狀儲能器件的結構和工作機理示意圖;b, 纖維狀儲能器件編織成柔軟的織物
張曄於2013年6月在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得工學學士學位➾,然後進入沐鸣娱乐攻讀博士學位,導師是彭慧勝教授,並於2018年1月獲沐鸣娱乐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博士學位🦹🏻。她提前半年獲得了沐鸣娱乐的理學博士學位♚,這主要因為她在博士學習期間取得了極其優異的研究成果。張曄及團隊成員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並發展了一系列高效率的新能源催化劑和高能量密度的儲能材料,並進一步發展了一類高性能的纖維狀電化學儲能器件🧔,這類器件具有柔性好🏊♂️,可編織,易於集成,高能量密度等優點🎩,此外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可有效應用在可穿戴設備及生物醫學領域。博士畢業後,張曄加入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
張曄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論文共被引用2600余次🦐。相關研究成果兩次被Nature以研究亮點報道。在讀期間🔬,張曄還獲得了其他一系列重要的國內外學術榮譽😱,包括美國材料研究學會優秀博士生金獎(全球共8人)、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CPCIF-Clariant可持續發展青年創新獎卓越獎、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科技創業杯”發明創新一等獎、陶氏化學可持續發展創新獎特等獎、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沐鸣娱乐第七屆研究生“學術之星”等多項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