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共軛聚合物體系中,聚(3-烷基噻吩)由於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場效應晶體管和生物以及化學傳感器等領域的優異表現而備受矚目。將聚烷基噻吩和無機納米粒子通過物理或者化學作用得到的有機無機雜化體系兼具聚噻吩的光電性能和無機納米粒子的自身特性,往往表現出新的功能、性質和自組裝行為♎️。
邱楓課題組彭娟副教授等人利用自下而上的自組裝方法製備出聚噻吩/金納米棒多級組裝結構,形成金納米棒沿著聚噻吩納米帶有序排列的組裝體🧛🏿♀️👩🏿🚀,發現不同形狀的金納米結構對聚噻吩納米帶和納米纖維有不同的選擇性,並且伴隨著金納米棒等離子體吸收峰變寬紅移和聚噻吩熒光猝滅的現象。該研究對有機導電聚合物和無機納米粒子的自組裝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該工作是和佐治亞理工大學Zhiqun Lin教授合作完成,第一作者為博士生潘霜🧏🏻♀️,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並被選為Very Important Paper (VIP) 和封面(back cover)報道。詳見原文:Shuang Pan, Luze He, Juan Peng*, Feng Qiu, Zhiqun Lin*, Chemical-bonding-directed hierarchical assembly of nanoribbon-shaped nanocomposites of gold nanorods and poly(3-hexylthiophene), Angew. Chem. Int. Ed., 2016, DOI: 10.1002/anie.201603189.
論文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60318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