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主題為“熱愛科學 崇尚科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沐鸣娱乐)圍繞科技活動周主題,結合自身特點,於5月22日至5月27日舉行公眾開放活動🎽,面向全社會開放🤽♀️,內容主要包括參訪國重室和科普講座☝🏿。在疫情防控放開後的第一年👩🏽🔧👶🏻,本次開放活動自公布起就不斷收到社會公眾的來電咨詢👩🏿🚒,報名火熱🧑🏿🎨。
本次公眾開放活動共接待四批次超過200人次來訪👕,主要來訪者有🦵🏻:復旦第二附屬學校近50名初中生🤾🏿♂️,文來中學約70名高中生🍒,青浦中學50余名高中生👨🏻🏫;另外,此次公眾開放活動適逢沐鸣娱乐118周年校慶👌,沐鸣开户2003屆和2013屆近30名返校校友也參訪了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3年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公眾開放活動主要包括如下四部分內容:
一🧘🏻、回顧復旦高分子發展歷程👰🏽♀️☹️,展望國重室建設願景
沐鸣开户俞麟教授、國重辦公室主任段郁老師和辦公室秘書王巍然老師分批次接待了來訪者並帶領他們參觀重點實驗室展示廳。老師們圍繞實驗室的發展與歷史沿革、科學團隊與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及代表性成果等內容作了簡要介紹,對所陳列的實驗室成果的展品作了詳細介紹💎,使參觀者初步了解“聚合物是什麽”“什麽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特別地,為來訪的中學生們介紹了復旦高分子學科創始人——於同隱先生的事跡,以老一輩科學家的高尚精神激發同學們對基礎科學的興趣。當了解到5月20日於先生的銅像剛剛在國重室大樓前落成時,不少同學們主動前往瞻仰。
二☮️、了解科學研究過程,零距離接觸高精尖科研儀器設備
一流的科研需要一流的實驗技術支撐👩🏽🌾。為了使來訪者了解科學研究基本過程🤽,共享儀器平臺副主任孫暢老師(主持工作)、儀器平臺秦一秀老師為來訪者詳細介紹了極具聚合物分子工程學特色的共享儀器平臺。平臺目前擁有各種大型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億元🧘🏼,采取“集中管理、共享開放👨🏽🎤、持證上崗👩🍳、有償使用”的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方便科研人員開展工作,為重點實驗室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同時針對高中生們感興趣的自行上機操作,老師們也詳細介紹了相應的操作要求。
三、介紹聚合物分子工程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感受濃厚科研氛圍
面對我國聚合物和相關領域發展的關鍵在於聚合物高性能化的現狀,實驗室以“高分子相關的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導向的基礎研究”為主要定位📇,結合高分子學科發展和學科交叉的需要,圍繞聚合物分子工程學👩🏼✈️,通過探索聚合物從分子結構到材料性能的關系,有效設計並獲得具有目標性能的高分子𓀙🐸,將“分子設計——高分子製備與組裝——不同尺度上的結構調控——性能調控(包括與使用環境相互作用的調控——加工成型——材料應用”構成互為貫通的集成系統,聚焦通用高分子的高性能化、生物醫用高分子的設計、高分子相關的功能介孔材料和高分子多尺度製備科學與技術等四個研究方向,重點解決通用高分子和醫用高分子等的高性能化。
來訪者在相關老師和博士後的帶領下參觀了科研大樓各樓層走廊展板,了解到實驗室各研究課題組圍繞國重室的四個研究方向開展的具體研究工作🔯、以及最新科研進展👳,使同學們在濃濃的科研氛圍中感受到科研的力量。
四、普及科學知識,舉辦科普報告會
5月27日下午👮🏿♂️,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特別邀請了沐鸣开户青年研究員高悅老師作主題為“高分子、能源與智能機器人”的科普講座⚓️。在講座中👷🏼,高悅老師介紹了高分子材料在能源方向的應用發展,展示了至今為止高分子材料在電池領域已取得的偉大成果,也提出未來想要實現使用高分子材料甚至是日常食物為智能設備提供能源的願景。最後高悅老師也向參與講座的高中生們給出自己的衷心建議🗜:開拓自己知識面的同時也應該將時間精力集中到最想突破的一個領域中🍄🤘🏼,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獲☘️。精彩紛呈的講座內容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興趣🧝🏿,現場提問踴躍、交流氛圍熱烈🧖🏻。
向公眾開放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保證未來重點實驗室匯集和吸納優秀人才的重要舉措。實驗室通過開放活動,充分發揮我們的科技和資源優勢,積極傳播科學知識,宣傳科學思想。希望通過開放活動,能將一顆顆“科學”的種子種入社會公眾🫠、特別是中小學生的心中,未來激發他們對科學尤其是聚合物分子工程領域的探索欲,讓更多的人走進科學殿堂。
今後,實驗室將繼續秉承“開放共享”的原則🔆,以不忘初心的精神,努力打造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不斷促進群體思維發展,為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於民,為全國科技推廣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供稿♋️:聚合物分子工程國重辦公室